星期六, 1月 08, 2005
娃娃上 ESL
Congratulations to Beth Anderson & Karen Beck for winning the 2004 Educator Incentive Grant!
English As Second Language (ESL) ,顧名思義就是以英文為第二語言,其實就是老外 (非美國人) 學英文。
娃娃很高興的回來說:「ESL老師 Ms. Anderson 和 Ms. Beck 得獎了,而且有一萬美元的獎金,大家高興的不得了!老師決定要將獎金為ESL課程提供更多的教材及書籍。」
只要從非英語系國家到美國上學,第一門課一定是ESL。因為娃娃在美國曾經上到小學一年級,只是這四年多來不進則退,第一天上課經過測驗就被安排在初級班。
班上是個小小聯合國,有墨西哥人、韓國人、巴基斯坦人、法國人、及來自台灣的娃娃,常常韓國兄弟會嘰哩呱啦的以韓文互相解釋、墨西哥人也會以西班牙文互相溝通,在這裡娃娃交到她的第一個好朋友,來自墨西哥的Emily。
剛開始上學對娃娃真是痛苦,回來的功課句句不懂,幾乎每個字都是生字,抱著字典查,當然最速食的答案是:「媽,這個字是什麼意思?那個字是什麼意思?這整句話是什麼意思?」
偏偏英文也不是媽媽的母語,更何況這麼些年來對英文也練就了見林不是樹的境界,哪能精確的解釋單字,只好用更冠冕堂皇的理由:「自己查字典,才能學到更多、更正確的意思。」
總之這段辛苦的過程是不可避免的,正如當初娃娃在小學一年級回到台灣時,只能說簡單的中文,如:吃飯、睡覺…等等,雖然那時在美國上了一年的中文學校,遇上三個注音符號的字仍要結巴好久才念得出來。
每天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寫中文,往往一頁的生字要寫上兩個小時,在學校當了一學期的啞巴,到了學期末,老師也試探性的問我:「娃娃是否有自閉症傾向,否則怎麼她都聽得懂,也有反應、表情,就是不肯說話?」
娃娃當時仍是英文的思考邏輯,聽到一句中文,得在腦海中翻譯成英文,在腦海中用英文回答後,再翻譯成中文由口中說出,這一來一往已失去回答的機會,所以乾脆三緘其口。
非常幸運的娃娃遇到了好老師,這位古老師也將娃娃視為她教學生涯中的一大挑戰,至今我們仍維持良好的聯繫。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